biàn běn jiā

变本加厉

  • 结构 复杂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iàn běn jiā lì 怎么读

注音 ㄅ一ㄢˋ ㄅㄣˇ ㄐ一ㄚ ㄌ一ˋ

繁体變本加厲

感情 贬义成语

变本加厉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猛烈。原指比原来的情况更加发展。现也形容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 语法:

    变本加厉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坏行为、坏事情。

  • 示例:

    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了。(朱自清《经典常谈 诗经第四》)

  • 英语:

    be further intensified

  • 日语:

    前よりいっそうひどくなる

  • 俄语:

    разнузданно<бéшено>

  • 其他:

    <德>in noch stǎrkerem Maβe<法>de plus belle

  • 近义词:

    肆无忌惮、有加无己、有加无已

  • 反义词:

    微不足道、大题小作

变本加厉的出处

折叠展开

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

变本加厉的典故

折叠展开

《文选》由萧统领衔众文人精心编撰而成。这部作品不仅汇聚了众多优秀诗篇,更深入探讨了创作之道。其中,一句“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引人深思。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原有的事业,使其更加璀璨夺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这是世间万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写作亦不例外。“变本加厉”便以此句演变而来。原意是在保留原有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改变和发展,后来则多用来形容情况比原来更加严重。

变本加厉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变本加厉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iàn), 又部,共8画

(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

(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

(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动)变卖:~产。

(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7)(名)指变文:目莲~。

读音(běn), 木部,共5画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读音(jiā), 力部,共5画

(1)(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2)(动)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大|~强|~快|~速|~多|~急。

(3)(动)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符号|~注解。

(4)(动)加以:不~考虑|严~管束。

(5)(动)(Jiā)姓。

读音(lì), 厂部,共5画

(1)(形)严格:~禁。

(2)(形)严肃;猛烈:正言~色|雷~风行|声色俱~。

(3)(Lì)姓。〈古〉又同“砺”lì;又同“癞”l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