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窥堂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zuò bù kuī táng 怎么读
注音: ㄗㄨㄛˋ ㄅㄨˋ ㄎㄨㄟ ㄊㄤˊ
繁体:坐不窺堂
感情 中性成语
坐不窥堂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太传》:“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语法:
坐不窥堂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林教授成天在书房中看书,坐不窥堂,啥家务事也不干。
近义词:
专心一意
反义词:
三心二意
坐不窥堂的出处
折叠展开
袁本初(绍)公卿子弟,生处京师,体长妇人;张孟卓(邈)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伷)能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无军师之才,负霜露之勤;临锋屡刃,决敌雌雄,皆非明公敌。
-----西晋·陈寿·《三国志·郑浑传》
坐不窥堂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坐不窥堂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