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án

体无完皮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tǐ wú wán pí 怎么读

注音 ㄊ一ˇ ㄨˊ ㄨㄢˊ ㄆ一ˊ

繁体軆無完皮

感情 中性成语

体无完皮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同“体无完肤”。

  • 出处:

    晋·郭讼《魏晋世语》:“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 语法:

    体无完皮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被打等。

  • 英语:

    have cuts and bruises all over the body

  • 近义词:

    体无完肤、身无完肤

  • 反义词:

    完好无损

体无完皮的出处

折叠展开

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晋·郭颁·《魏晋世语》

体无完皮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tǐ,tī), 亻部,共7画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读音(wán), 宀部,共7画

(1)(形)消耗尽;没有剩的:~毕。

(2)(动)完结;完成:~工|~稿。

(3)(动)交纳(赋税):~粮。

(4)姓。

读音(pí), 皮部,共5画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