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ěi kuàng xià

每况愈下

  • 结构 复杂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měi kuàng yù xià 怎么读

注音 ㄇㄟˇ ㄎㄨㄤˋ ㄩˋ ㄒ一ㄚˋ

繁体每況瘉下

感情 贬义成语

每况愈下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每:每一次;逐一;况:状况;愈:更加。比喻情况的发展越来越不好。

  •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一》:“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

  • 语法:

    每况愈下复杂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走下坡路。

  • 示例:

    下品中的魏武帝,更真是每况愈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仅仅这样的十个字而已。(郭沫若《论曹植》)

  • 英语:

    go down the drain

  • 日语:

    情況(じょうきょう)がますます悪(わる)くなること

  • 俄语:

    ухудшаться с каждым днём

  • 其他:

    <德>es geht bergab<法>de mal en pis

  • 近义词:

    江河日下、日暮途穷、日就衰败、一落千丈、日薄西山、寸步难移

  • 反义词:

    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再接再厉、日新月异、扶摇直上、百尺竿头、步步高升、与日俱增

每况愈下的出处

折叠展开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战国·庄周·《庄子·知北游》

每况愈下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东郭子想弄清什么是道,便问庄子:“所谓道,在什么地方?”庄子回答说:“道是无所不在的。”东郭子要庄子说得具体些,庄子就从蝼蚁、稗草、砖瓦一直说到粪便,认为这些都是道之所在。东郭子听了默不作声。庄子又接下去说:“你提的问题,本来就不容易说清楚,这就象牲畜市上的人用脚踏猪来估量猪的肥瘦一样,越踏到猪的下部(指脚胫),就越能看出猪的肥瘦情况。”

每况愈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ěi), 母部,共7画

(1)(形)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或一组(偏重个体之间的共性):~一分钱都不要浪费|~两个星期去一次。

(2)(副)表示反复的动作中的任何一次或一组:这个月刊~逢十五日出版。

(3)(副)每每:春秋佳日;~作郊游。

读音(kuàng), 冫部,共7画

(1)(名)情形:情~|状~|近~。

(2)(动)比方:比~|以古~今。

(3)(kuànɡ)姓。

(4)〈书〉况且;何况。

读音(yù), 人部,共13画

(1)(形)(病)好:痊~。

(2)(形)较好;胜过:彼~于此。

(3)(副)叠用;跟“越…越…”相同:山路~走~陡;而风景~来~奇。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每况愈下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