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píng shū

心平气舒

  • 结构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xīn píng qì shū 怎么读

注音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心平气舒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 出处:

    《读乐天诗》

心平气舒的出处

折叠展开

公醇厚端靖,内外完好,心平而气舒,虽久处者,未尝际其喜怒。

-----宋·曾协·《云庄集·五·左朝请大夫前知建昌军陆公行状》

心平气舒的典故

折叠展开

晏子,即晏婴,春秋齐国人,在齐景公时任宰相,为当时的名臣。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有一天,景公游猎回来,与大臣梁丘据等在遄台饮酒作乐。当景公对人生有所感慨时,梁丘据亦在一旁附和,故景公说:“只有据与我是相和的啊!”随侍在侧的晏子不以为然,他说:“据和你不过是相同而已,那里有相和!”景公讶异地问:“和跟同有什么不一样吗?”晏子回答说:“若以烹调为例,在熬煮羹汤时,会适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调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处之道也是这样的。当君王提出一个主张时,作为臣子的应该是从不同角度给予建言,使君王的施为更为完备,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乐为例,一篇好的乐章,是各种音符以不同的快慢、高低……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调和出优美的音乐,使君子听了,内心能得到平静,德行能趋向平和。所以《诗经》说:德音是没有瑕疵的。像梁丘据这样只会对君王的说法同声应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里去调味,谁会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弹一个单一的音符,谁会想去听它呢?所以同是不好的啊!”

心平气舒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心平气舒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píng), 干部,共5画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读音(qì), 气部,共4画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

读音(shū), 人部,共12画

1. (动)展开,伸展:舒展。舒畅。舒张。舒卷(juǎn)。舒适。舒心。

2. (动)从容,缓慢:舒缓。

3. (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