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ān xīn

欢欣鼓舞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huān xīn gǔ wǔ 怎么读

注音 ㄏㄨㄢ ㄒ一ㄣ ㄍㄨˇ ㄨˇ

繁体歡俽皷舞

感情 褒义成语

欢欣鼓舞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 出处:

    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 语法:

    欢欣鼓舞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但在革命成功了的当时,我们一般的人是怎样地欢欣鼓舞哟!(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 英语:

    lift up one's heart

  • 俄语:

    восторгáться

  • 其他:

    <德>hocherfreut und begeistert sein

  • 近义词:

    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喜气洋洋、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眉飞色舞、眉开眼笑、载歌载舞

  • 反义词:

    黯然销魂、肝肠寸断、愁眉苦脸、颦眉蹙额、切肤之痛

欢欣鼓舞的出处

折叠展开

欢欣喜乐,鼓舞疆畔。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传》

欢欣鼓舞的典故

折叠展开

苏轼在《上知府王龙图书》中,以深情感慨的笔触写道:“自您荣任知府以来,我邑百姓如获新生。长久以来,我们深受重税之累,仿佛背负巨石,步履维艰。然而,您的到来,如同春风化雨,为我们卸下了沉重的负担,将我们从水深火热的苦海中解救出来。在那艰难的时刻,您的恩赐如同珍贵的甘霖,虽微小却意义重大,其价值远超千金。您的仁政善举,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与希望,因此,我们无不欢欣鼓舞,满怀感激之情。” 成语“欢欣鼓舞”便源于此,也常作“欢忻鼓舞”或“鼓舞欢欣”,用以形容人们非常高兴,精神焕发。这一成语多用来描绘群体的喜悦情绪,较少用于描述个人。

欢欣鼓舞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欢欣鼓舞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uān), 又部,共6画

(1)(形)快乐;高兴:~度|~呼|~庆。

(2)(形)〈方〉起劲;活跃:撒~|雨下得~。

读音(xīn), 斤部,共8画

(形)喜悦:~然|~悦|欢~。

读音(gǔ), 鼓部,共13画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读音(wǔ), 夕部,共14画
[ wǔ ]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