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寓而安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suí yù ér ān 怎么读
注音: ㄙㄨㄟˊ ㄩˋ ㄦˊ ㄢ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随寓而安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见“随遇而安”。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盖深于静也。”
语法:
随寓而安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能顺应环境。
示例:
明·李贽《读焚书·书汇·与城老》:“惟我能随寓而安,无事固其本心,多事亦好度日。”
英语:
make the best of it
近义词:
随寓随安、随遇而安
随寓而安的出处
折叠展开
安士者,随所遇而安也。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答何叔京(其一九)》
随寓而安的典故
折叠展开
孟子曾说,一个能够在困苦环境中泰然自若,并在荣华富贵时依旧保持平常心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他以古代贤君大舜为例,大舜的生活经历了从贫困到尊贵的巨大变化,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不追逐名利的心。贫穷时,他吃着简单的食物,却从未有过对富贵的渴望,而是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后来,他成为帝王,尽享世间繁华,也并未因此欣喜若狂或失去自我。到了宋代,朱熹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解释:“圣人之心,不会因为自身的贫穷而去羡慕外界,也不会因为外界的富贵而动摇自己的内心。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能随遇而安,这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已经稳定,不会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随遇而安”这个成语的由来,它也可以叫做“随寓而安”或“随寓随安”。现在,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顺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同时,它有时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
随寓而安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随寓而安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