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 wén sòng

耳闻则诵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ěr wén zé sòng 怎么读

注音 ㄦˇ ㄨㄣˊ ㄗㄜˊ ㄙㄨㄥˋ

繁体耳聞則誦

感情 中性成语

耳闻则诵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出处: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 语法:

    耳闻则诵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好。

  • 示例:

    我希望有耳闻则诵的本事

  • 近义词:

    过目成诵、耳熟能详、熟能生巧

耳闻则诵的出处

折叠展开

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融载记》

耳闻则诵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ěr), 耳部,共6画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读音(wén), 门部,共9画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

读音(zé), 贝部,共6画

(1)(名)规范。

(2)(名)规则。

(3)(动)效法。

(4)(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5)(连)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6)(连)表示转折关系的词。

(7)(连)表示肯定判断的词。

(8)(连)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前后相承。

读音(sòng), 讠部,共9画

(1)(动)读出声音来;念;朗读

(2)(动)背诵:记~|过目成~。

(3)(动)称述、述说:传~|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