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hèn wǎn

相得恨晚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xiāng dé hèn wǎn 怎么读

注音 ㄒ一ㄤ ㄉㄜˊ ㄏㄣˋ ㄨㄢˇ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相得恨晚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

  • 语法:

    相得恨晚作谓语、定语;指彼此投合。

  • 英语:

    It is much to be regretted that we have not met earlier.

  • 近义词:

    相知恨晚、恨相见晚、恨相知晚

相得恨晚的出处

折叠展开

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相得恨晚的典故

折叠展开

汉武帝时期,主父偃因怀才不遇,转而寻求卫青将军的引荐。卫青屡次向汉武帝举荐主父偃,然而由于汉武帝初时尚未深入了解其才情,故未予特别重视。加之主父偃当时囊中羞涩,更遭诸侯宾客轻视与嘲笑。不甘埋没的主父偃,毅然决定直接向朝廷呈上奏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奏疏呈上后不久,当日傍晚,他便接到了汉武帝的召见命令。在面见汉武帝时,主父偃详尽陈述了九条建议,其中八条聚焦于律令的修订与完善,余下一条则针对匈奴的征伐策略。与此同时,徐乐与严安也各自上书,共议国是。汉武帝对三人的才华深感惊异,遂一并召见,并慨叹道:“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意即,你们此前身在何方,为何我今日才得以识得诸位贤才!随后,三人皆被授予郎中之职,正式步入朝廷中枢。主父偃此后更是频繁上书,其深刻见解与独到策略深得汉武帝之心,官职也随之连连晋升。他凭借自身的卓越才华与不懈努力,最终赢得了汉武帝的充分信任,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智囊之一。虽然历史记载中主父偃并未被直接封为平津侯(此处为虚构或混淆),但他作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其贡献与地位不可小觑。这一故事,后来演化为了成语“相见恨晚”,用以形容两人之间因志同道合、相见恨晚而产生的深厚情谊,也常作为“相得恨晚”、“恨相见晚”、“相逢恨晚”等变体使用,广泛流传于后世。

相得恨晚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相得恨晚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iāng,xiàng), 木部,共9画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读音(dé,děi,de), 彳部,共11画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读音(hèn), 忄部,共9画

(1)(动)仇视;怨恨:~入骨髓|~之入骨。

(2)(动)悔恨;不称心:~事|遗~。

读音(wǎn), 日部,共11画

(1)(名)晚上:夜~。

(2)(副)时间靠后的:~餐|~场。

(3)(副)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冬|~婚。

(4)(副)后来的:~霜。

(5)(名)旧时后辈对前辈自称(用于书信):~辈。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