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 zhèng ráo

守正不桡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shǒu zhèng bù ráo 怎么读

注音 ㄕㄡˇ ㄓㄥˋ ㄅㄨˋ ㄖㄠˊ

繁体守正不橈

感情 中性成语

守正不桡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见“守正不挠”。

  •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 语法:

    守正不桡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近义词:

    守正不挠

守正不桡的出处

折叠展开

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

守正不桡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ǒu), 宀部,共6画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读音(zhèng,zhēng), 一部,共5画
zhèngzhē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ráo,náo), 木部,共10画
ráonáo

1. 〔桡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

2. 桨,楫。

1. 古同“挠”,削弱。

2. 古同“挠”,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