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zhí

一文不值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ī wén bù zhí 怎么读

注音 一 ㄨㄣˊ ㄅㄨˋ ㄓˊ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一文不值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指毫无价值。

  • 出处:

    明 毕魏《三报恩 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 语法:

    一文不值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无用的东西。

  • 示例:

    有时说自己的作文的根柢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一文不值。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

  • 英语:

    stone-broke

  • 日语:

    一文(いちもん)の値うちがない

  • 其他:

    <德>keinen Pfennig wert sein<法>sans aucune valeur

  • 近义词:

    一钱不值

  • 反义词:

    价值连城、无价之宝、一字千金

一文不值的出处

折叠展开

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明·毕魏·《三报恩·骂佞》

一文不值的典故

折叠展开

汉朝时期,武将灌夫以战功显赫被封为淮阳太守,他性格豪迈,喜爱结交英雄,对权贵则不屑一顾。某年夏天,灌夫应邀参加丞相田蚡的婚宴,在宴会上向田蚡敬酒时遭到冷遇,心生愤懑。他转而看到临汝侯灌贤和将军程不识在交头接耳,便借机发泄不满,说出了“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呫嗫耳语!”的话,意在讽刺程不识平时被轻视,而在宴会上却表现得不够大方,像女子般窃窃私语。这番话在宾客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意识到灌夫是在借机发泄对田蚡的不满。最终,灌夫因触怒权贵,遭到田蚡的杀害。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不值一钱”,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毫无价值,毫无用处。这个成语也常作“一钱不值”、“不值一文”、“一文不值”等,都是表达相同的意思,即某事物极其微贱,没有任何价值。

一文不值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wén), 文部,共4画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zhí), 亻部,共10画

(1)(名)价值;数值:币~。

(2)(动)货物和价钱相当:~钱|~十元。

(3)(名)用数字表示的量或数学式运算所能得到的每一个结果:~为10。

(4)(动)指有意义或有价值;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一提。

(5)(动)遇到;碰上:正~春节。

(6)(动)担任轮到的一定时间内的职务:~班|~更|~勤|~日|~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