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一意孤行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ī yì gū xíng 怎么读

注音 一 一ˋ ㄍㄨ ㄒ一ㄥˊ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一意孤行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语法:

    一意孤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 英语:

    act in disregard of other people's opinions

  • 日语:

    ひたすら自分(じぶん)の意見(いけん)を押(お)し通(とお)す

  • 俄语:

    своевольничать<поступать своевольно>

  • 其他:

    <德>eigenmǎchtig handeln<法>n'en faire qu'à sa tête

  • 近义词:

    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独行其是、独断独行

  • 反义词:

    博采众长、虚怀若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言听计从、迷途知返、顺风转舵、从善如流、回心转意

一意孤行的出处

折叠展开

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一意孤行的典故

折叠展开

汉朝景帝时候,朝廷有两个太中大夫,深受皇帝的器重,他们是赵禹、张汤。皇帝让他俩制定各项法令。   赵禹为官清廉,对自己要求严格。自从入朝廷担任要职以后,不但遣散家中门客,而且断绝与其他官吏的来往。即使是公卿大夫相请,他也婉言谢绝他们的邀请。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公正地处理事物,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一直都按自己的意愿做下去。因此他不徇私情,秉公执法。   张汤与赵禹正好相反,他好交际,与长安的大商人有很深的交情,各处的名人他也前去交结。即使心里讨厌一个人,表面上也去奉承。张汤能言善辩,深受丞相和皇帝赏识,不久便升迁为御史大夫,手操重权。   一天,匈奴派使臣进关来与汉朝廷商谈和亲,皇帝让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博士狄山说:“往昔高祖欲伐匈奴,在平城被困,最后以和亲了结。今天陛下如果举兵击匈奴,那么则国中空虚,边民贫困,不如和亲!”   张汤站起来,傲慢地对狄山说:“你真是个愚腐之人,简直无知到了极点!”   狄山也气愤地反驳说:“我是愚忠,你却是诈忠。你挑拨陛下的骨肉之情,使各诸侯不能安宁,我早就知道你是一个奸诈之人!”   皇帝见张汤挨了骂,便声色俱厉地训斥狄山:“狄山,你能掌管一个郡,不叫敌人进犯吗?”   “臣不能……”   “你能掌管一个县吗?”   “臣也不能……”   “能管一个要塞吗?”   狄山明知再这样强辩下去是没什么好处的,于是就说:“臣能!”   皇帝于是下令将狄山调到边境的关口去,结果没过几天,匈奴侵入,砍下了狄山的脑袋带走了。这件事使群臣震惊不已。大家对张汤更是敬而远之了。   张汤的权势越来越大,朝中有人开始讨厌他了。过去同他有矛盾的官吏便联合起来告了他一状,说他背着皇帝干了很多坏事。皇帝觉得自己上当受骗,就派赵禹前去责问张汤。   赵禹见到张汤,就对他说:“你也该知足了,你已经害了多少人呀?今天人家告发你都是有凭有据的,皇帝要重处你的案子,不过还是让你自己认真考虑一下,不必总是不服气!”   听了赵禹的话后,张汤自杀了。

一意孤行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一意孤行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yì), 心部,共13画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读音(gū), 子部,共8画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

(2)(形)单独;孤单:~雁|~岛。

(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

读音(háng,xíng), 行部,共6画
hángxí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