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

百里异习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ǎi lǐ yì xí 怎么读

注音 ㄅㄞˇ ㄌ一ˇ 一ˋ ㄒ一ˊ

繁体百裏異習

感情 中性成语

百里异习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异:不相同;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

  • 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 语法:

    百里异习作宾语、定语;指异地风俗。

百里异习的出处

折叠展开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上》

百里异习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百里异习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ǎi), 一部,共6画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lǐ), 里部,共7画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yì), 巳部,共6画

(1)(形)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

(2)(形)奇异;特别:~香|~闻。

(3)(形)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形)另外的;别的:~日|~地。

(5)(形)分开:离~。

读音(xí), 乛部,共3画

(1)(动)学习;练习;温习:~武|~练。

(2)(动)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焉不察。

(3)(名)习惯:恶~|陈规陋~|积~。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