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抱柱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wěi shēng bào zhù 怎么读
注音: ㄨㄟˇ ㄕㄥ ㄅㄠˋ ㄓㄨˋ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尾生抱柱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出处:
《庄子 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语法:
尾生抱柱作宾语、定语;指人死板。
示例:
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
近义词:
尾生丧身
尾生抱柱的出处
折叠展开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战国·庄周·《庄子·盗跖》
尾生抱柱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代,鲁国的尾生在迁往梁地的途中,邂逅了一位令他一见倾心的女子。当他试图通过媒人向女子家提亲时,却因家境贫寒遭到对方父母的断然拒绝。面对阻碍,尾生与女子决定私奔,约定在城外的石桥下相见,共赴曲阜。 尾生准时到达约定地点,但女子却迟迟未到。担心女子遭遇不测,尾生选择在桥下等待,不肯离开。不幸的是,天降大雨,河水猛涨,尾生坚守信约,紧抱桥柱直至被洪水吞没。女子最终赶到,见此情景,悲痛之下选择了与尾生共赴黄泉。 “尾生之信”由此成为坚守承诺的代名词,同时也用来形容人过于守信而不知变通。这个典故也被称作“抱柱之信”或“尾生抱柱”,象征着对信约的至死不渝。
尾生抱柱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尾生抱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