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nián shū

十年读书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shí nián dú shū 怎么读

注音 ㄕˊ ㄋ一ㄢˊ ㄉㄨˊ ㄕㄨ

繁体十年讀書

感情 中性成语

十年读书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 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 语法:

    十年读书作谓语、宾语;指刻苦读书。

  • 示例:

    他发奋“十年读书”,长期钻研学问

  • 近义词:

    十年寒窗

十年读书的出处

折叠展开

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南朝·沈约等·《宋书·沈攸之传》

十年读书的典故

折叠展开

南北朝时期,宋朝有一个人叫沈攸之,字仲达,在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公元465年)任豫章王刘子尚车骑中兵参军,封为东兴县侯,食邑五百户,不久又升迁为右军将军,增加食邑百户。但是,这时宋朝已进入多事之秋,朝廷陷入骨肉相残、君臣互相猜忌的混乱中。到宋明帝时,混乱更加厉害,除了宋明帝自己的儿子,其余残存的诸弟(宋文帝子)和诸侄(宋孝武帝子)差不多全被杀绝。被猜忌的文武大臣,有的被杀,有的带城镇投降魏国。公元472年,宋明帝去世,子苍梧王继位,这时内乱更愈演愈烈。公元479年,萧道成灭掉宋朝,建立齐朝。   在这种混乱的政治背景下,沈攸之时而受信任,时而遭排挤;时而飞黄腾达,时而一落千丈;时而被称作忠臣,时而又被叫做逆贼。于是,他对仕途完全绝望了。   沈攸之晚年喜好读书,手不释卷,《史记》、《汉书》中记载的史实,他都烂熟于心,他常常感叹地说:“早知贫穷和发达是上天安排的,为什么不长期埋头经典、认真钻研学问呢?”

十年读书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十年读书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í), 十部,共2画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nián), 丿部,共6画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读音(dú,dòu), 讠部,共10画
dúdòu

1. 依照文字念:读数。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2. 看书,阅览:阅读。速读。默读。读者。

3. 求学:走读。

4. 字的念法:读音。读破。

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

读音(shū), 乛部,共4画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