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 zhé huí

百折不回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ǎi zhé bù huí 怎么读

注音 ㄅㄞˇ ㄓㄜˊ ㄅㄨˋ ㄏㄨㄟˊ

繁体百摺不迴

感情 中性成语

百折不回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出处:

    《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 语法:

    百折不回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意志坚强。

  • 示例:

    耿耿自始,百折不回。(清 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

  • 英语:

    perseverance

  • 其他:

    <法>être indomptable

  • 近义词:

    百折不挠、坚强不屈、一往直前、坚定不移、坚贞不屈、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坚忍不拔、迎难而上

  • 反义词:

    一蹶不振

百折不回的出处

折叠展开

至其百折不回之性,一往不挠之气,则自少至壮而老,实未尝纤毫少变也。

-----明·张岱·《公祭张亦寓文》

百折不回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东汉年间,桥玄以其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品格而广为人知。他曾不畏强权,将滥用权力、贪赃枉法的皇甫祯绳之以法,又大胆揭发了太中大夫盖升的贪婪行径,揭露其剥削百姓、中饱私囊的罪行。桥玄的正直之举,如同利剑,直指腐败的黑暗面,彰显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崇高理想。 然而,正直之人往往要承受更多考验。桥玄的儿子不幸被一伙强盗挟持,这伙匪徒以此为筹码,企图勒索赎金。当地驻军得知后,虽有心解救,却因担心桥玄之子的安全而犹豫不决,行动迟缓。面对如此困境,桥玄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他深知,若因个人私情而妥协,将纵容罪恶,损害法纪。因此,他坚决命令军队采取行动,不容任何姑息。 最终,正义得到了伸张,强盗被悉数捕获,但桥玄的儿子却在这场行动中不幸遇难。桥玄的牺牲和坚持,深深触动了民心,百姓们对他肃然起敬。蔡邕,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更是为桥玄立碑颂德,赞其为国为民、不畏强暴的大丈夫,即便在个人遭受巨大损失之际,仍能坚守正义,其风骨令人钦佩。

百折不回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ǎi), 一部,共6画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zhē,zhé,shé), 扌部,共7画
zhēzhéshé

1.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1. 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2. 幼年死亡:夭折。

3. 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4. 返转,回转:折返。

5. 损失:损兵折将。

6.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7. 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9. 心服:折服(a.信服;b.说服)。

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11. 判决:折狱。

1. 断:绳子折了。

2. 亏损:折本生意。

3. 姓。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huí), 口部,共6画

(1)(动)曲折环绕:~旋|~环|~肠|迂~。

(2)(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家|~还|~路|~门|~去。

(3)(动)掉转:~马枪|~头|~升。

(4)(动)答复;回报:~信|~礼|~电|~文。

(5)(动)回禀:~报|~禀。

(6)(动)谢绝;退掉;辞去:~绝|退~|驳~|撤~。

(7)(量)指事情、动作的次数:一~|数~。

(8)(量)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第一~|一百二十~本。

(9)(名)回族。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