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quán cái

文武全才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wén wǔ quán cái 怎么读

注音 ㄨㄣˊ ㄨˇ ㄑㄨㄢˊ ㄘㄞˊ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文武全才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艺。

  • 出处:

    《旧五代史 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 语法:

    文武全才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能文能武。

  • 示例:

    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那是难得的一位文武全才啦。”

  • 英语:

    be famous for literary grace and warlike exploits

  • 近义词:

    文武双全、能文能武、文武兼济、文武兼备、允文允武

  • 反义词:

    一无所能、有勇无谋

文武全才的出处

折叠展开

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

文武全才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文武全才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én), 文部,共4画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wǔ), 止部,共8画
[ wǔ ]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读音(quán), 人部,共6画

(1)(形)完备;齐全:这部书不~|苗已出~。

(2)(动)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副)整个:~校。

(4)(形)完全;都:老师~来了。

(5)姓。

读音(cái), 一部,共3画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