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瘦如柴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gǔ shòu rú chái 怎么读
注音: ㄍㄨˇ ㄕㄡˋ ㄖㄨˊ ㄔㄞˊ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骨瘦如柴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
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语法:
骨瘦如柴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极其消瘦。
示例:
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英语:
as thin as sticks
日语:
やせこけている
俄语:
худóй,как щéпка
其他:
<德>bis auf die Knochen abgemagert sein
<法>n'avoir que la peau sur les os 近义词:
瘦小枯干、骨瘦如豺、瘦骨嶙峋、形销骨立
反义词:
肥头大耳、脑满肠肥、滾瓜溜圆、大腹便便、肠肥脑满
骨瘦如柴的出处
折叠展开
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宋·陆佃·《埤雅·释兽》
骨瘦如柴的典故
折叠展开
维摩诘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问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后文殊菩萨应命前往。文中描述维摩诘居士未生病之前,神情威猛似虎,生病之后变得十分消瘦,骨架露出,像木柴一样。“骨瘦如柴”亦作“骨瘦如豺”,《埤雅・卷一八・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豺是一种骨架露出看起来像细瘦的动物。“骨瘦如豺”,也可用以形容人非常消瘦。
骨瘦如柴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骨瘦如柴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