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而不党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qún ér bù dǎng 怎么读
注音: ㄑㄨㄣˊ ㄦˊ ㄅㄨˋ ㄉㄤˇ
繁体:羣而不黨
感情 中性成语
群而不党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出处:
《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语法:
群而不党作谓语、定语;指不结私党。
示例:
唐·权德舆《唐丞相太保致仕歧国杜公墓志铭》:“公所枢极,喜士容物,群而不党。”
英语:
mix with others but do not be a partisan
反义词:
结党营私
群而不党的出处
折叠展开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
群而不党的典故
折叠展开
根据《论语·卫灵公》的记载,孔子曾提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君子的处世哲学,即君子始终保持庄重自持,避免无谓的争执;他们虽然乐于与人为伍,但绝不会出于私利而结党营私。这里的“党”字,并非仅指狭隘的小团体,而是泛指因共同利益或目标而结成的各类团体或派系。 经过时间的沉淀,这句话凝练为成语“群而不党”,其中“群”象征着团结合作,形成共同体的意愿,而“不党”则强调了君子在群体中的独立性和原则性,不因私利而偏袒或依附于某个团体。
群而不党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群而不党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