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míng

金鼓齐鸣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jīn gǔ qí míng 朗读怎么读

注音 ㄐ一ㄣ ㄍㄨˇ ㄑ一ˊ ㄇ一ㄥˊ

繁体金皷齊鳴

感情 中性成语

金鼓齐鸣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金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 语法:

    金鼓齐鸣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 示例:

    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枕地,一路都是火把。(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回)

  • 英语:

    All the gongs and drums are beating.

  • 近义词:

    刀光剑影、金鼓连天

  • 反义词:

    偃旗息鼓

金鼓齐鸣的出处

折叠展开

有金鼓,所以一耳。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不二》

金鼓齐鸣的典故

折叠展开

“金鼓齐鸣”形容声势浩大的热烈场面。此典出自这句成语是从古代战争中“鸣鼓而攻”和“鸣金收兵”引申而来的。古代,分别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种材料制作乐器,称为八音。军队用的乐器,一般以金(铜)制的打击乐和革制的各种鼓为主。古代行军作战都离不了“金”和“鼓”。命令进攻,就击鼓为号;命令退却,就鸣金为号。这种军令在各种军队中基本通行。但是为了壮声势、助军威,战斗中也有“金鼓乱鸣”的,如《水浒》第七十七回就有“看看近夜,只听见四边喊声不绝,金鼓乱鸣。……”

金鼓齐鸣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金鼓齐鸣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īn), 金部,共8画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gǔ), 鼓部,共13画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读音(qí), 齐部,共6画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读音(míng), 口部,共8画

(1)(动)(鸟兽或昆虫)叫:鸡~|蝉~。

(2)(动)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雷~|耳~。

(3)(动)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