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o tǒng

拼音
hào tǒng
注音
ㄏㄠˋ ㄊㄨㄥˇ
词性

号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号筒hàotǒng

(1) 早期军队号令用的管状乐器,口粗管细,由最初的竹木材料发展为铜质

bugle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军中用以传令的筒状乐器,初以竹木为之,后用铜制。

老舍《赵子曰》第六:“雍和宫的号筒,时时随着北风吹来。”

⒉ 比喻宣传工具,喉舌。

瞿秋白《乱弹·狗样的英雄》:“一点不错!你们是绅商地主高利贷资产阶级的杀人的号筒……你们这些号筒,想号召民众来帮助军阀混战。”
萧乾《我爱新闻工作》:“只有当一个记者肯给他当号筒时才受到那种礼遇。”

网络解释

军中传令用的吹管乐器,一般都用喇叭。

国语辞典

号筒

  • 号筒是藏族吹奏乐器,流行于青、藏地区。古代称“角”。号筒相传是由北魏时期(439~535)的大铜角衍变而来。明、清时期称为“铜角”。号筒在古代用于军旅,后来用于民间婚丧活动,青藏地区用于喇嘛寺庙。 号筒通体铜制,全长约178厘米。吹奏时,一人在近喇叭口处的铜环上系带,挂于肩上,另一人手扶筒的细端吹奏。只能吹奏单音,音量宏大,音色低沉。
  • 号筒的字义分解

    • 拼音 hào,háo部首总笔画 5
      hàoháo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

      [更多解释]

    • 拼音 tǒng部首总笔画 12

      (1)(名)较粗的管状器物:竹~。

      (2)(名)衣服等的筒状部分:靴~。

      (3)(形)形状像筒的:话~。

      (4)管。

      [更多解释]

    号筒的相关词语

    号筒的相关成语

    【号筒】的常见问题

    1. 号筒的拼音是什么?号筒怎么读?

      号筒的拼音是:hào tǒng
      点击 图标播放号筒的发音

    2. 号筒是什么意思?

      号筒的意思是:

      号筒hàotǒng

      (1) 早期军队号令用的管状乐器,口粗管细,由最初的竹木材料发展为铜质

      bu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