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面
- 拼音
- běi miàn
- 注音
- ㄅㄟˇ ㄇ一ㄢˋ
- 词性
- 名词
北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面 běimiàn 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称为北面北面而事之。——《资治通鉴》
引证解释
⒈ 面向北。古礼,臣拜君,卑幼拜尊长,皆面向北行礼,因而居臣下、晚辈之位曰“北面”。
引《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王南嚮,三公北面东上。”
《韩非子·功名》:“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 舜之所以北面而効功也。”
《新唐书·张士衡传》:“幽州都督燕王灵夔以礼邀聘,北面事之。”
清杭世骏《经史质疑·礼记》:“父,北面而事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
⒉ 谓臣服于人。
引《史记·田单列传》:“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於燕,况在位食禄者乎!”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武穆王奄有全楚,富强安静五十餘年。正由三十五舅、三十舅兄弟寻戈,自相鱼肉,举先人基业,北面仇讎。”
胡三省注:“言举国臣唐也。”
太平天囯杨秀清萧朝贵《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况尔四民人等原是中国人民,需知天生真主,亟宜同心同力以灭妖,孰料良心尽泯,而反北面於讎敌者也!”
⒊ 谓拜人为师;行弟子敬师之礼。
引《汉书·于定国传》:“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尹先推谢镇西,谢后雅重刘,曰:‘昔尝北面。’”
明陈宏绪《寒夜录》:“董萝石年六十有八,慨然北面阳明先生。”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余久不属意於画,盖已江郎才尽。阿姊自是才调过人,固应使我北面红妆,云何谓我妄言?”
⒋ 方位词。谓位置在北。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当下我俩个一个站在北面,一个站在南头,亮了兵器,就交起手来。”
毛泽东《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歼灭临城、韩庄地区李弥部一个旅,并力求占领临韩,从北面威胁徐州。”
网络解释
北边。
国语辞典
北面 (词语)
北面的字义分解
北
拼音 běi部首 匕总笔画 5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面
拼音 miàn部首 面总笔画 9(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北面的造句
- 1、在上丁北面的湄公河上,我看见了在地球上最后幸存的短吻海豚。
- 2、学校里绿影撩人,尺树寸泓,学校北面还有一片小湖,我们叫它心湖。
- 3、一颗亮晶晶的流星,像河里溅出来的一滴水花儿似的,从银河里飞了出来,滑过深蓝色的夜空,悄无声息地向北面坠落下去。
- 4、警署北面盖建的新翼大楼正进行地基工程。
- 5、背是堂的北面,故俗称母叫北堂,也叫萱堂。
- 6、事实上,金屋的北面,隔巷还有一栋两层楼的青砖镬耳屋。
- 7、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 8、盛唐时期,边陲小国北面称臣,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繁华的景象。 <
北面的相关词语
北面的相关成语
【北面】的常见问题
-
北面的拼音是什么?北面怎么读?
北面的拼音是:běi miàn
点击 图标播放北面的发音。 -
北面是什么意思?
北面的意思是:[ běi miàn ] :
北面 běimiàn 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称为北面北面而事之。——《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