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 guǎn

拼音
liú guǎn
注音
ㄌ一ㄡˊ ㄍㄨㄢˇ
词性

留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制,进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应朝考,成绩优者到翰林院学习三年,称"庶吉士"。学习期满,举行"散馆"考试,优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职,原为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未留馆的,可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

引证解释

⒈ 清制,进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应朝考,成绩优者到翰林院学习三年,称“庶吉士”。学习期满,举行“散馆”考试,优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职,原为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未留馆的,可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参阅《清会典事例·翰林院·散馆》。

《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乡试三场,会试三场;取中之后,还要復试,又是殿试、朝考、留馆。诸君都是过来人,那一层门槛可以越得过。”

国语辞典

留馆

  • 留馆为清制,进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应朝考,成绩优者到翰林院学习三年,称“庶吉士”。学习期满,举行“散馆”考试,优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职,原为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未留馆的,可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乡试三场,会试三场;取中之后,还要复试,又是殿试、朝考、留馆。诸君都是过来人,那一层门槛可以越得过。”参阅《清会典事例·翰林院·散馆》。
  • 留馆的字义分解

    • 拼音 liú部首总笔画 10

      (1)(动)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不动

      (2)(动)留学:~洋|~英。

      (3)(动)使留;不使离去:挽~|拘~|~客人吃饭。

      (4)(动)注意力放在某方面:~心|~神。

      (5)(动)保留:自~地|~底稿|~胡子。

      (6)(动)(把别人送来的东西)收下:礼物先~下来。

      (7)(动)遗留:旅客~言簿|他把书~在我这里了。

      (8)(Liú)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guǎn部首总笔画 11

      (1)(名)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旅~。

      (2)(名)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大使~|领事~。

      (3)(名)(~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照相~|饭~儿。

      (4)(名)储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博物~|天文~|文化~|图书~|展览~。

      (5)(名)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从~(在私塾或别人家里教书)|他教过三年~。

      [更多解释]

    留馆的相关词语

    留馆的相关成语

    【留馆】的常见问题

    1. 留馆的拼音是什么?留馆怎么读?

      留馆的拼音是:liú guǎn
      点击 图标播放留馆的发音

    2. 留馆是什么意思?

      留馆的意思是:清制,进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应朝考,成绩优者到翰林院学习三年,称"庶吉士"。学习期满,举行"散馆"考试,优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职,原为二甲进士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授检讨,称为"留馆"。未留馆的,可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