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jūn

拼音
zhōng jūn
注音
ㄓㄨㄥ ㄐㄨㄣ
词性

中军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军zhōngjūn

(1) 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

将三千人为中军。——《资治通鉴·唐纪》
middle troops

(2) 指中军统帅的营帐

中军置酒饮归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tent of middle troops

(3) “中军将军”的省称

general of middle troops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左传·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 虢公林父将右军, 蔡人、 卫人属焉; 周公黑肩将左军, 陈人属焉。”
《左传·成公十六年》:“欒书将中军, 士燮佐之; 郤錡将上军, 荀偃佐之; 韩厥将下军, 郤至佐新军。”

⒉ 称主将或指挥部。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
郑玄注:“中军,中军之将也。”
唐李贺《贵主征行乐》:“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门者命报中军,须臾中军传令召兼资入。”
程树榛《励精图治》:“调整后的干部大军,阵容一新, 宫本言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经过周密部署,全厂兵分三路杀向生产、整顿、生活三条战线。”

⒊ 中军将军的省称。参见“中军将军”。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

⒋ 京师的军队。

《晋书·安平献王孚传》:“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輒不及事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渠》:“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

⒌ 中军官的省称。

明汤显祖《牡丹亭·淮警》:“不免请出贱房计议。中军快请。”
徐朔方等校注:“中军,中军官,即传令官。”

⒍ 清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王必魁﹞不过传齐了标下大小将官,从中军、都司起,以及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叫他们把手下的额子,都招招齐,免得临时忙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抚臺便叫传中军来,先看管了他。”

网络解释

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中军由主帅亲自率领,是军队的指挥中枢。

国语辞典

中军

  • 中军是一个古代军事概念结合起来理解。前军,为大部队探路;中军,就是主力大部队;后军,粮草等辎重,并为大部队提供后卫。另外还有:左军和右军,保护大部队的两翼,并策应大部队的行动。
  • 中军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ōng,zhòng部首总笔画 4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更多解释]

    • 拼音 jūn部首总笔画 6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

      [更多解释]

    中军的相关词语

    中军的相关成语

    【中军】的常见问题

    1. 中军的拼音是什么?中军怎么读?

      中军的拼音是:zhōng jūn
      点击 图标播放中军的发音

    2. 中军是什么意思?

      中军的意思是:

      中军zhōngjūn

      (1) 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

      将三千人为中军。——《资治通鉴·唐纪》
      middle troops

      (2) 指中军统帅的营帐

      中军置酒饮归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tent of middle troops

      (3) “中军将军”的省称

      general of middle troops